更多精彩吾及
公眾號持續分享
為什么一些大牌使用漢字來做品牌設計,不僅不好看,還透露出一種廉價感?
其實原因很簡單,一是因為沒有好好的重新品牌設計(后文會提到),二是要說到一個現象,叫母語羞澀。
由于我們生活中漢字太常見了,以至于我們看到的時候,首先想到是這些漢字背后的意義,而不是把他當成一種裝飾性的符號。
這導致了我們看到漢字時,便會有一種廉價感,而究其根本其實是一種羞澀感。
譬如說這個時尚手袋,當“plastic bag”翻譯成中文,就變成了“塑料袋”三個大字。
我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字體設計、排版、圖案…而是“內涵”到它是一只塑料袋,瞬間包包就變得沒有那么時髦了。
由于這樣的心理偏差,所以在我們看到印有中文字的東西時,第一反應是十分廉價。
而對于國外的大牌來說,它們也在盡量避免出現熟悉的單詞。
GUCCI、COACH、NIKE、Adidas……雖然這些品牌名以英文為主體,但幾乎都是獨創的字母組合,無法一眼解讀字母含義,也就避免了熟悉所造成的廉價感。
http://hoekj.cn/